1、“梦三国”
一、金角
2、梦三国cg
以现在中国的地理来看,四角是指西北,东北、西南和东南,但实际上东北和东南在中国古代开发较晚,直到唐以后,东南和东北才作为重要的一方势力加入到争霸当中,所以,四个金角确切的应为关中、蜀地、河北和江东。
其中,秦汉唐都是以西北金角关中为大本营建立了统一的大王朝,这几个朝代也代表了中国历史上的巅峰,所以关中往往被称作“天下金角”。3、梦三国官方网站
明则是以江东为基最后统一全国,也表明了东南金角的巨大地缘优势。
4、梦三国视屏
二、银边
5、梦三国百科
银边主要是指山东、荆襄、汉中、山西四边,其中又以山东、汉中的优势最为突出。
6、梦三国是啥游戏
从银边出发的剧本在上限方面对比金角就要逊色许多。以战国时的齐国、南北朝时的南燕、刘皇叔的蜀国为代表,后面众多的以山东或汉中为核心的政权都是割据为主,基本都没有达到汉唐这种成就。
姜子牙建立的齐国不仅是战国七雄之一,而且是最早称霸的诸侯国,早在前651年,齐桓公就在“葵丘”大会诸侯,正式确立了霸主地位。7、梦三国mv
展开全文
8、梦三国1
不过,齐桓公时代并不是齐国最强盛的时期,齐威王和齐宣王执政时期才是。
9、梦三国视频
公元前353年和公元前341年,齐威王任命田忌为将,以孙膑为军师,分别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两次打败魏国,再度成为东方霸主。
10、梦三国经典视频
公元前314年,齐宣王趁燕国内乱之际,攻打燕国,50天几乎把整个燕国吞并。
另外,齐宣王还于前313年联合五国伐秦,最终迫使秦国割地赔款。而后又在十年后联合韩、魏攻打楚国,吞并了其淮泗之地。
战国前期的齐国,可以说是和秦国唯二的战国主角,秦昭王时秦国打遍天下无敌手,动辄斩首数十万,却被齐国从正面突破函谷关,没有乐毅破齐,鹿死谁手真未可知。但齐国因为地缘方面的劣势最终没能抓住一统天下的机会。
相比占有关中这样金角之地的秦国,齐国由于东临大海,没有国土纵深,没有战略扩张的后院,吞宋之后齐国就已经扩张到极限了,往南是楚国的淮上之地,往西就是三晋,都不是善茬。要想继续扩张,只有北上灭弱燕一条路,结果却引来五国伐齐,尽管田单复国,但齐国国力大损,再无称霸的能力,超级大国也从齐国的手中交到了秦国。
与齐国相似的还有赵国。
三家分晋时,赵国地理位置最不好,初都晋阳(今山西太原),能出去的地方只有草原,所以赵武灵王才会把目标放在少数民族身上,实际上胡服骑射是违背当时中原核心价值观的,但是赵国需要人口和土地,没有办法,只能硬干。
前307年至前296年的十二年间,赵国西破林胡、楼烦、北灭中山,拓地千余里。云中三郡拿下后给赵国提供了土地人口和畜牧,中山国不但国力及格而且地理位置优越,赵国达到极盛。
但是,赵国再想进一步谋求天下,只能南下击魏,北上灭燕或东出击秦,赵国选择了后者。齐国完璧归赵与渑池相会等重大外交事件的发生,就是秦赵双方相互试探、暗中较劲的真实体现。秦昭襄王威震天下,却受辱于蔺相如,并非其心甘情愿,实是迫于赵国实力,不敢造次发难而已。
前269 年秦派大将胡阳率精兵数万越韩境上党进攻赵国的阏与,反被赵奢所统领的赵军精锐突骑所击败。长平大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了序幕。
长平大战前,赵国虽然处于守势,但并没有败相,如果不是赵括改守为攻,主动全线出击,胜败犹未可知。
三、草肚皮
古语有云:得中原者得天下,实际的意思并不是占有中原就能占有天下,只是说明称霸天下,中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单论重要性,中原为最,但中原地形一马平川,太容易成为四战之地,想以此为大本营夺取天下实际是最难的,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占据中原的瓦岗李密。
隋书评价李密人很牛逼,然性轻狡。杨广评价视瞻异常,勿令宿卫。就是眼高手低,人品问题。
我们不讨论李密的为人如何,当时的瓦岗确实实力雄厚,已经具备逐鹿天下的能力。
在王世充成为隋军将领之前,李密就已经打下了隋朝十一个粮仓中的三个,而且是最大的三个:回洛仓、洛口仓以及黎阳仓。其中,洛口一仓就有窖口三千个,每窖贮粮八千石,总共两千四百万石,相当于隋朝全年租栗总和。这在当时看起来,是一笔雄厚的资产。
李密也通过这三大粮仓募集了不少人马。打下黎阳仓后十几天之内,来归降的部众就已经达到了20多万,甚至河北的窦建德和吃人魔王朱粲也都纷纷遣使,向李密表示了归附之意。李密的势力,变得空前的强大。
可惜,李密的地盘位于中腹,四战之地。他如果南下江淮,就会和隋炀帝在江都的十万骁果禁军提前开战,如果西进关中,洛阳的杨侗又怎会坐视他攻打长安的杨侑?反之亦然。
既然怎样都是腹背受敌,最终李密选择了围攻洛阳,但这使得隋炀帝把他当做了最主要的敌人。不但洛阳地区的军队,隋炀帝还把江淮精锐交由王世充率领、关中主力交由庞玉率领,除了河北幽州、山西太原、陇右的边防军,内地的主力精锐基本都调到了洛阳与李密决战,最终李密在精兵良马受到惨重伤亡之下取胜,但也失去了角逐帝位的机会。
而李渊则是在关中空虚、大军东调与李密交战的情况下,攻入关中的。李渊仅在起兵一年后就在长安称帝,最终灭隋建唐,不能不说李密“居功至伟”!
可惜了李密这一生戎马,终为李唐做了嫁衣。诗人徐钧叹道:“何事昏迷还至此,只因天欲启唐基。”天佑大唐啊!
历史上唯一一个占据中原,最后能称得上成功的只有曹操。而且在曹操手上也只是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全国一统也得等到取而代之的司马氏才完成。
论重要程度,中原为最,四角次之,四边又次之。中原四通八达,却也四面皆敌,容易挨打,往往是其他地区入主中原,继而夺得天下。四边各自处于两角之间,常成为两角互争或征战中原的跳板。所以,作为争霸天下的基石,中腹不如四边,四边不如四角,“金角银边草肚皮”是非常准确的。
下面我们再来聊一聊四个金角中,哪一角最容易得天下?
一、蜀地
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论山川险固,无如四川。西边是青藏高原,一座座大型山脉东西延绵,在此戛然而止;秦巴山地横亘其北;巫山分布其东,折向西南,经大娄山与云贵高原相接。这些山脉今日徒步攀岩尚困难重重,放在一两千年的古代那就是绝地、禁区。
蜀地被四面大山包围,崇山峻岭层峦叠嶂,等于是“自带护甲”。而在盆地内部又是一片平地,河流密布,交通条件比较好。涪江、沱江、岷江、嘉陵江纵贯期内,成为盆地内交通要道,成都与重庆是两个水运枢纽。
四川地区开发较早,自战国时期,来自中原的先进技术就传入蜀地,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后,蜀地的发展一日千里。在秦汉时期就是名闻天下的富商云集之地,将曾经关中平原头上的“天府之国”这顶帽子戴到了自己头上。到唐朝时更出现了数一数二的大城市,扬一益二著称于世。
诸葛亮曾经对这片土地如此评价:“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然而四角中,关中、河北和江东都有政权一统天下,唯独蜀地没有。新莽末年,公孙述据此称帝,建国十年即被刘秀所灭;东汉末年,刘焉、刘璋父子占据益州,没能有所进取;后被刘备取代建立蜀汉政权,确是三国中最弱小的一个;在他们之后还有王建、孟知祥之流割据四川,可以说每逢乱世蜀地必然出产割据势力,然而无一例外的他们都没有能走出这片土地染指中原,个中缘由,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1、过于封闭的环境限制了蜀地势力的发展
由于山川阻隔,四川在古代只有北边和东边有两个狭小的与外界联系的通道。北边通过嘉陵江及其支流,东边通过长江三峡。两个通道都及其险要,不便通行。而从北边突破之后到达关中地区,还要穿过殽函通道到达中原;从东边到达荆襄还要再穿过大别山、桐柏山。无论从哪个方向出击都要翻越重重阻隔,行军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消耗,所以历来割据蜀地的势力都难以有所扩展。这主要就是地形的限制。
2、安逸的环境造就了蜀地势力不思进取的心态
蜀地的地形不仅是出去难,进来更难,这种情况下,一旦外部管控力下降,蜀地分分钟自立,防守方只要守好几个险要关口,就能安享太平,进攻方却要用人命来填,如果实力相差不大,根本打不下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蜀地的人们就此养成了一种不愿外出的心态,一方面出去很难,另一方面蜀地物产富饶,留下来就可以很好地生活,出去了反而很难保障。历史上经常有关中流民涌入蜀地的记录,却少有蜀地流民涌入关中。
《隋书·地理志》记载:蜀人“敏慧轻急,貌多蕞陋,颇慕文学,时有斐然,多溺于逸乐,少从宦之士,或至耆年白首,不离乡邑。”
蜀地平原的优厚馈赠让蜀人得以享受生活,在东汉和唐朝的总结性概括中,蜀人是一副不热衷政治的形象,其中自然包括拿自己的命去换君主的天下一统。反映在政治上,就是蜀地政权偏安割据、不思进取,只求稳守蜀地,当自己的土皇帝,天下能争则争,不能争就算了。
第一个据蜀称帝的公孙述便陷入这种心态当中,《后汉书》的作者范晔评价他“道未足而意有余,不能因隙立功,以会时变,方乃坐饰边幅,以高深自安,昔吴起所以惭魏侯也。”
但是,世上根本没有攻不破的关隘,所谓在德不在险,如果心态上不再进取,地理条件再好也会失败。
3、本地势力和外来势力不相容,难以整合。
历史上割据蜀地的只有谯纵是蜀人,其余如公孙述、刘焉、刘备等都是外来户,这种主人是客的局面造成了本土势力与外来势力之间的矛盾,而且矛盾很难调和,双方经常内斗,消耗了蜀地不少力量。
所以,蜀地本地势力和外来势力不相容的问题困扰着历代据蜀者。遗憾的是,几乎没人能够处理好,比如上面的公孙述,他招揽了大量外地势力,组成了北军屯士和山东客兵,荆邯提出建议时,他就准备派出自己的家底,但蜀人表示坚决反对,出征由此作罢。
汉末的刘焉也一样,刘焉依靠南阳和三辅的流民组建东州兵,连杀蜀地豪强,以威权建立自己的政权,同时也使得“士民皆怨”,叛乱此起彼伏。
随后的刘备算是缓和得比较好的,注意吸纳本地人进入蜀汉政权,蜀汉得以整合蜀地的力量,这才有实力频频发动北伐,但是他仍没有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一个势力要想对外扩展,后院一定要稳,否则在角力的关键时刻容易掣肘,施展不开。蜀地内部长期存在派系之间的矛盾,因此更加不容易整合力量一致对外。而这个地方的地形又要求极大的持续力和耐力,如果不能整合,不能团结就很难走出这一片片的崇山峻岭,统一天下自然也无从谈起。
4、离中原太远,统一有难度。
如果想一统天下,中原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话题,蜀地难以统一还有一个重要因素,离中原太远。
蜀地属于南方,北上中原已经是逆势,不论是北上关中还是东进湖北,蜀地政权想要打到中原还得继续翻山越岭,不像关中、河北紧靠中原,就算是江东政权夺取淮河流域也可直击中原。
蜀地政权如果要进行统一战争,必须要夺取汉中和湖北这两边,这也是《隆中对》所设想的一路自汉中入关中,一路自湖北进南阳。
但是,从来没有蜀地政权长久占据过这两边,巅峰的蜀汉也只是短暂占有,而原因就是无论北上还是东出都太难了。
从蜀地入汉中,有金牛道和米仓道可走,二者越大巴山直抵汉中。反过来,汉中可经金牛道直通成都,往往成为关中政权征伐蜀地的首选。
拿下汉中后,蜀地政权便可考虑进击关中。关中与汉中隔着秦岭,秦岭东端有武关,西端有散关,中部还有三条谷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
由于秦岭蜿蜒崎岖,三条谷道都算是险峻难行,很难进行大规模粮草补给,往往只能出奇兵,大军难以供应。到唐朝以后,三条谷道均被废弃,散关成了蜀地攻取关中的唯一的通道,更增难度。
刘邦进击关中就是散关入手,但在此之后,汉中出散关作战就没赢过,每回都是以失败告终,公孙述、诸葛亮莫不如是。
这种局面的出现,就是因为蜀地地势不如关中,毕竟以南攻北,如果关中内部是铁板一块的话,蜀地是很难啃下来的,公孙述在刘秀经略关中后才想起争夺关中,失败也是在所难免,诸葛亮面临的情况也一样,所以他把重心放在了西部。
由蜀地入关中还有另一条路,那就是走祁山道入陇地,力图在这块多民族聚居、关中政权管控较弱的地方撕开一道口子,自西向东俯击关中。
这条路具备很大的优势,因为它不仅有陆路,还有水路,从略阳登船,燕西汉水、泥水河、籍水等水路,可以直接开到天水城下。而且西汉水与嘉陵江交汇于略阳,来自蜀地的物资可以绕过大巴山,顺水路源源不断地供给,大大降低了远征的难度。
当然,因为是逆流而上,且西汉水比较窄,光靠漕运不能满足大军的全部需求,要不然诸葛亮也不需要发明木牛流马进行陆路运输了。可惜的是这条路还是没人走通过,整合的关中实在太抗揍了。
北上不行,东进呢?
蜀地居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足以击破江东政权的长江天险,晋灭吴、隋灭陈走的都是这条路。蜀地由重庆东出,经三峡而入湖北,奉节就是其中关键,江关即设于此。
奉节是“西南四道之咽喉,吴楚万里之襟带。”蜀地只有控制住此地,才能保证东部的安全,一旦江关陷落,三峡之险就没了。东汉灭公孙述时,就是先夺取江关,而刘备兵败夷陵后,迅速退守江关,防备东方。
可历史上蜀地政权要么窝在蜀地,要么死磕汉中,少有东进夺取湖北的,原因在于拿下汉中便可全据长江水系的上游优势,对下游的江东造成巨大威胁,北上的收益要远大于东进。
刘邦的统一之路实际上是据蜀者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先占汉中,继而谋取关中,获得黄河长江的上游优势和中原的突破口。然后凭借地利内修实力,外寻机会,继而攻取中原,争夺天下。
换言之,蜀地本身是难以直接定鼎中原的。而且这条统一之路还要求东方不能有一个统一的大势力堵路,否则一旦这个势力封堵四川难以突破至关中。
可以说蜀地在争霸天下的过程中下限很高,但同时上限很低,可以为基业却不足以霸天下。
二、河北
河北为水道冲击的大平原地带,虽然看似平坦肥沃,但在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常常改道无定,河北时刻面临黄河泛滥的威胁,另外,河北海边地带同样没有水利整治而难以利用,所以,相对关中平原、汉中平原来说,河北平原相对不易开发。不过相比东南、西南等蛮夷之地,河北的开发利用还是比较早的。
早在西周初年,河北就是燕国姬氏的始封地,后来燕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虽然经济发展不如关中的秦国、山东的齐国,更不如中原腹地的三晋,是七雄中最弱的一支。到了西汉时,河北尚“地广民希,数被胡寇”,“其俗愚悍少虑,轻薄无威”。但东汉定都洛阳后,经济重心开始东移,河北的发展开始提速。
到了东汉末年,河北已经是“幽冀旧壤,铠马所出”,袁曹争霸时,“带甲百万,谷支十年”,“民人殷盛,兵粮尤足”。后来经过曹操经营,在曹魏时期河北已经是国家主要的财源区了,“冀州户口最多,田多垦辟,又有桑枣之饶,国家征求之府”。晋永嘉之乱时,北方普遍缺粮,而河北还能“积粟五十万斛”。
北魏建国后,一度曾想迁都河北,因崔浩反对作罢。其后开始大规模建设都城平城,甚至“徙山东六州民吏及徙河、高丽杂夷三十六万,百工技巧十余万口以充京师”,后来又“徙冀、定、幽三州徒河于京师”,虽然京畿建设取得很大成绩,但毕竟平城地区不太适宜农业,所以“犹未足以久赡矣”,北魏皇帝不得不亲率大军游弋在阴山南北“就食”。这时河北经济区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北魏政府开始关注河北的经营,尽可能精选牧守加大发展力度。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到神瑞二年河北已经成为当时北魏的主要“就食区”,“分民诣河北三州食”,“国之资储,唯藉河北”,拓跋珪时期,更是直接把把河北划入京畿范围。
北魏永熙三年,孝武帝逃亡长安依附宇文泰,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今河北邯郸)。“自东西魏之后,天下三分,梁陈有江东,宇文有关西,高氏据河北。”在新的天下三分之局中,西魏北周与东魏北齐相比,土地人口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都远远不如。当时,北齐人口为200多万,是北周的2.2倍,陈的10倍。
可以说,南北朝时期的河北地区已经是四角中最重要的一极。
作为四角之一,河北的地理位置优势也相当明显,我们以春秋战国时的燕国为例来说明。
武王伐纣后分封诸侯,赐召公姬奭以东北之地,姬奭遂成为燕国的始祖,《国都城记》称燕国“地在燕山之野,故国取名焉。”苏辙曾描述燕山形势说:“燕山如长蛇,千里限夷汉。首衔西山麓,尾挂东海岸。中开哆箕毕,末路牵一线。”燕山山势高兀,峰谷参差,在其南部形成了一条东西壁立的峭脊,宛如一道屏障,横插在东北和河北之间。出入南北,唯赖山海之间的狭长辽西走廊,以及潮河、滦河两大河流及其支流的河谷。
但辽西走廊直到隋唐以后才逐渐畅通,而潮河、滦河形成的河谷多呈下嵌河曲,河道深狭,崎岖难行,因此通过燕山十分不易,因为燕山阻隔,东北的渔猎民族南下十分不易,隋唐以前,河北政权面对北方的威胁基本可以忽略。
不过作用都是相互的,春秋时期,燕国因为实力有限以及地理上的阻隔没能实现疆域上的明显扩大,公元前7世纪,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建都蓟。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率倾国之兵联合秦、韩、赵、魏五国伐齐,获得大胜,五年内连下齐国70余城,燕国的疆域扩张到今山东一带。
公元前283年,在乐毅率领大军死磕齐国即墨、莒两城的时候,秦开率领燕军迎战东胡,燕军自西向东,由妫水流域向渔水流域推进,一路斩关夺隘,迫使东胡一直退却到千里之外的辽河上游。
在乐毅、秦开两位将领的努力下,燕国一下子拓地两千里,于是,燕昭王在新占地设立了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诸郡。此时的燕国疆域在战国七雄中位居第三,仅次于秦国和楚国。
相比那些身处中原四战之地的魏、韩、宋、鲁等国,燕国由于身处边角而无人问津,不常卷入中原战乱,得以崛起一时,但相比关中的秦国,既可以向西走河西走廊,向南攻取川蜀,燕国西南两面均无险要关隘,所以当他南下拓土攻齐,卷入中原争霸,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从南北朝时期河北崛起至北宋中期东北的女真开始强盛,河北共有400多年的好时光,其中又以高欢的东魏、窦建德的夏最有机会,但高欢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与宇文泰的西魏五战三败,窦建德又遇上了天可汗李世民,使河北没有诞生一支统一天下的政权,殊为可惜!
三、江东
江东与河北一样,由于水网密布,也需要相当的技术才能开发。所以,江东地区相比中原开发较晚。
江东是吴越故地(春秋时楚国的中心在荆襄一带),西北有长江天险,南有闽越丘陵,东面大海,也算是易守难攻,唯一的问题是自西向东,顺水而下,不易防守,这一点明显比不上关中和蜀地。
环太湖平原是吴越的的根据地,伍子胥在此构建了成体系的运河系统后,江东的地缘潜力也迅速展现在世人面前。以夫差和勾践为代表的吴越两国,曾击败楚国、齐国等传统强国,称霸中原。但吴越的霸业如同烟花一样,绚烂后很快就湮灭了。
而其中的根本原因还是经济,毕竟打仗烧得是钱,就算偶尔出一两个雄主,能够称雄一时,论持久力却远远比不上中原。
秦汉时期的人口、经济中心还是在中原地区一带,随着东汉末年中原战乱,黄巾起义后又经历军阀割据,不少北方百姓为躲避战乱,开始迁往长江沿岸一带。
真正大规模的北方人口迁移南方地区,要从西晋末年开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中原地区被其他民族占领,大量北方士族和百姓迁往南方江东、江南一带。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这个时期的南方王朝不断发动北伐,始终无法完成南统北,就是因为南方地区人口、经济落后于北方地区。
隋代大运河的开通,将大量中原的文化和财富带往南方,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隋朝末年,由于北方战乱影响,大批工商业、农业者逃亡至南方江浙一带,这也造成了唐朝时期南方经济的繁荣;到了北宋时期,北方成为与党项、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对峙的前沿,更不会受到政府过多经济上的重视,最终在南宋初年,南方经济地位彻底超过中原,成为了经济之重心!
人口、经济重心的南移,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南统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关中
关中地区,黄土高原,沃野千里。黄土的特性,在农业上有非常重要的性质,因为气候干燥,土壤肥料流失很少,故常保有一定的肥力。这种情形与埃及藉尼罗河的泛滥冲来许多肥土而使埃及农业不断发达一样,所以,关中最早得到开发,成为最早的经济重心。“秦以富强,卒并诸侯”,“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关中自西周开始,秦、两汉、隋唐二千多年来一直都是王霸之地,这里是四塞之地,进可攻退可守,“关中阻山河四塞,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而且民风彪悍、兵员充足,陇右河西更是战马出产地,能够提供优质骑兵,所以天下动乱之际,最易得天下。
关中成为帝王之地,是从周朝开始的,周武王从关中起兵,会盟天下诸侯,东出函谷,一举而夺天下。周朝虽然得了天下,却没有迁都中原,而是继续在关中建都,把广阔的中原分封给其他诸侯。当时周公旦对关中的评价是:“被山带河,沃野千里,天下形胜,莫过于此。”在周人眼中,关中就是天下最好的地方,哪儿都比不上。
秦德公时,秦迁都至雍(今陕西凤翔),至此,秦人经东周初期近百年的艰辛创业,已占有关中大部分土地。
秦惠文王时,张仪称颂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后来,秦人又以关中为基,南攻巴蜀,东取河东、汉中,最后统一中原。
秦朝灭亡后,项羽准备建都,谋臣韩生建议项羽说:“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地肥饶,可都以霸。”可是项羽不以为然,竟取了自己的家乡彭城为都,结果被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抢先占领了关中。
关中殷富,士民百万,楚汉争霸时,刘邦屡次被项羽击溃,正是萧何不断的从关中募集兵源、补充粮草,才使“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因其饥遂取之”。
刘邦在选择都城时,谋臣娄敬建议:“夫与人斗,不扼其吭、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背也。”于是刘邦选择建都于关中长安,一个大汉王朝就此诞生。
唐朝是最后一个据关中得天下的王朝,李渊在晋阳起兵以后,李世民向其父建议先取关中:“关中豪杰并起,未知所附,若鼓行而西,抚而有之,如探囊中之物耳。”李渊听从了李世民的建议,果然是先取关中,后得天下。
唐朝之后是宋朝,赵匡胤虽然定都开封,但他真正理想的建都地方是长安。赵匡胤曾经言道:“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欲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所以,赵匡胤逝世前一年,就打算先迁都洛阳,后迁都长安,但是却遭到了群臣的反对,赵光义更是用一句“在德不在险”来堵皇兄的嘴,最终赵匡胤放弃了迁都,但留下一句:“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之民力殚矣。”结果不出其所料,为了防守四战之地的开封,冗兵成了北宋的一大负担。
北宋灭亡后,赵构重建南宋,在选择都城的时候,大臣李纲建议:“关中为上,襄阳次之,建康为下。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起于东南,则不能复中原而有西北。”
但是此时的关中已经江河日下,早已不是天下的经济重心,更何况已是“四险之地”,北临漠南,西靠西夏,南有吐蕃,东边又是强敌金,以赵构的胆量,自然不想身处险地,所以他最后选择了下策的建康。
宋朝之后的元朝,北京继西安之后成为了帝王之都,关中的政治影响下降,再加上通往关中的道路过于险峻,导致经济也开始落后,自此关中再也未成为建都的首选。
关中虽然是四塞之地,易守难攻,但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导致关中地区长期饱受战乱摧残。先有秦朝末年项羽火烧咸阳,东汉末年董卓火烧洛阳,后有西晋末年刘曜攻破洛阳,杀晋官民三万余人,焚烧洛阳城,再有安史之乱,叛军在洛阳同样烧杀抢掠,损毁严重,最后,后梁朱温迁都洛阳时也是火烧长安城。可以说,每逢乱世关中都是首当其冲,损失最重的地区。
长期战乱导致关中经济遭受严重打击,人口急剧下降,北宋以后关中再也没有恢复往日荣光。
结语
综上所述,四角中,论地利,关中和蜀地都是四塞之地,防守第一,进攻关中强于蜀地;其次是江东,只有西面漏风;最次是河北,两面受敌。论经济,唐以前,关中第一,其次蜀地;唐以后,江东第一,这也是古代江东与益州的对抗中,能够凭借经济的优势,抵消地理上的弱势,在决战中多次战胜川蜀势力的原因。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人和,蜀地无论是地利还是经济都不差,却因为封闭安逸,不思进取,导致很难产生能够勇夺天下的霸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关键还得是人。
所以,综合来说,四角中得关中最易得天下,其次江东,再次河北,最后是蜀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