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场穿越时光的旅行作文
【活动日期】1月14日(周日)
2、一场穿越时光的旅行是什么歌
【活动地点】河南安阳,出行必带身份证。
3、一场穿越时光的旅行英文
【活动费用】费用65元(含车费、讲解费、旅行社责任险和意外险),自备午餐,马氏庄园外有饭店,全程高速,车程约3.5小时。按报名顺序综合排位。
4、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
第一站和平医院:中山路和平医院大门口东侧 早6点发车
5、一场穿越时空的盛宴
第二站西青公园:裕华路西青公园北门桥头路南 早6点02分发车
6、一场穿越时空的邂逅
第三站平安大街:裕华路与平安大街交叉口东南角公交车站 早6点10分发车
7、来一场穿越时空之旅
第四站科技大厦:裕华路与富强大街交叉口东南角公交车站 早6点15分发车
8、一场穿越之旅
第五站建华大街:裕华路与建华大街交叉口东南角公交车站 早6点20分发车
9、一次穿越时空的旅程
第六站谈固大街:裕华路与谈固大街交叉口东南角公交车站 早6点25分发车
10、一场穿越时空的爱恋
第七站高速口:裕华路高速口加油站外东侧 早6点30分发车
短信息报名:安阳+几群+网名+几人+上车地点+姓名+身份证号码发至17331131125春天。以收到短信回复确认报名成功。
【注意事项】
第三部分 礼玉文明
殷墟博物馆中体现文明的礼制是商人的礼玉文化。
展开全文
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特有的,中国人给予玉非常崇高的地位。商人还继承了从中华文明初始就形成并不断发展的礼玉传统,充分吸收了周边地区的玉文化精髓,促进了礼玉文化向礼乐文明的升华,制作了玉戈、玉矛、玉刀、玉斧等来做敬天礼地的神圣祭器。
《周礼》中说“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事实上在周礼形成前,商人已经把璧琮用于礼天礼地,而璧和琮的历史还可以追溯到长江下游地区更早的良渚文化。随着中原文明崛起和周边文明衰落,璧琮这样的玉器被中原的夏商文明吸纳,并从此成为中华文明礼乐文化的核心道具。
商人不仅能打造出光滑如水的玉壁,还能雕出小巧的玩物。商人的制玉技术已经非常高超,把玉作为装饰和玩赏的日常品,创作出了玉鸟、玉龟、玉兔和玉龙的雕像。
那会儿可没有电钻和砂轮,要用沙子加水一点一点地打磨。商人寿命一般也三四十岁,底层寿命更短,一个熟练的工匠一生中恐怕也做不了几件这样精美的作品,殷墟中出土了大量玉器,可见需要多少工匠不分昼夜地劳作。
后世在对殷墟出土玉器质地考察后发现,商朝玉器的玉石原料主要来源于新疆,就是现在仍被视为玉中珍品的和田玉。商人又一次突破了我们的想象界限,商人为了铜可以达到云南,为了玉可以达到新疆。从商人的用玉数量来看,商朝不仅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于玉石的开采运输,还必须保持一支强大的武装来保护玉石通道的安全。甲骨文里多次记载商人与鬼方作战,学者们认为这个鬼方就应该是当时新疆地区的部落或方国,中国与新疆乃至中亚地区的交往历史比张骞的丝绸之路还要早了一千多年。
在周人对灭商的记载中,说纣王在牧野战败后,披满了玉石自焚而死,还说从商宫里搜出上亿件玉器。周人出于对商朝和纣王的完全否定,肯定会有所夸张,但商人喜爱和大量使用玉器却应该是事实。
第四部分 甲骨惊天下
文字绝对是文明最重要的标志,中国考古界和历史界几十年来辛勤寻找夏墟,并且基本认定二里头是夏代都城,但因为翻遍了土地也没找到一个能被释读的字,国际学术界仍然不承认夏代为信史,只承认中国文明上溯到商代,只承认中国历史起自公元前841年。因此,我们要感谢几千年前那些在龟甲牛骨上留下刀笔文字的人们,就是他们刻画下的一刀一笔,证明了中华文明的渊源流长。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不很深究历史的人来说,殷墟本身就等于甲骨文,甚至甲骨文比殷墟还要著名。
基于甲骨文对殷墟的重要意义,殷墟博物馆专设了甲骨文字展厅,展现殷商文明的光辉成就。大厅的基调是黑色,为了保护文物更是把灯光调到最小,光亮处全是一块块龟甲牛骨,宛如回到了过去。临近中午,本来人就不多的博物馆里只剩了我一个游人,工作人员也吃饭去了,只留下一个尽职尽责的保安远远地盯着我。可以说,在这一刻,整个甲骨文大厅都属于了我,我已经穿越到了甲骨文的时代。
严格来说,甲骨文并不是商代的正式文字,曾在甲骨中发现过用笔墨和朱砂写的字,说明商人已经用笔了,正式文字应该是用墨或朱砂写在简牍或是布帛上的,只是数量太少又不好保存,因此现在只能从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上看到商代文字。
甲骨文主要是宗教和礼仪仪式的道具。商人崇尚鬼神,而且认为自己逝去的先人都成了鬼神,因此遇到上至朝政战争,下至生病出游,都要靠占卜做决定。那些掌握文字和占卜技术的被称为贞人,他们根据商王的要求,要在龟甲或牛骨的背面钻出很多方形小孔,然后用火去炙烧这些小孔,甲骨变薄又受热后就开始龟裂,由此产生出一道道裂痕,贞人们就根据裂痕的纹路来预测吉凶。事实上,“卜”字本身就是裂痕的象形。
占卜结束后,贞人们要把整个占卜的原因,参加人员,结果和最终是否灵验用非常简洁的文字刻在甲骨上,这就是今天看到的甲骨文。因为被打孔和火烧,再在土中存放千年,所以多数甲骨都呈破碎状态,需要拼接才能看出原貌,能够保存完好的非常稀少,而且都是大版,那都是珍宝中的珍宝了。因为商人占卜的内容五花八门,而且有严格的程序和真实的记录,所以通过甲骨文可以了解到商代政治军事和社会的很多情况。
最终破解甲骨文秘密的是后来跳昆明湖为大清殉国的王国维,他在很多甲骨文中看到都是以一个相同的字起句,反复推测那个关键的字是什么意思?
终于恍然大悟那是意为贞卜的“贞”字,由此找到了释读甲骨文的正确道路。在一百年前王国维的提示下,现在博物馆展出的很多甲骨上都能看到这个很醒目的字。
王国维的另一大贡献是认出了甲骨文里的天干地支,由此看出了在《史记》有相同记载的商王世系,从而使商代成为了信史。王国维实是五百人不遇的大才,他的思想仍然荡漾在碧波的昆明湖中。
这次来殷墟还长了两个知识,首先知道了刻字龟甲并不是用大龟最吸引人的龟壳,而是平滑的腹甲。其次甲骨文刻在龟甲和牛骨上,但在所用龟甲的数量远远大于牛骨,除了商人认为长寿的乌龟更有灵性外,可能和牛被更多用于农耕和牺牲献祭有关。
贞人用刀做笔在甲骨上刻字,因此甲骨文大多是直线条的,不象青铜铭文那样圆润,而且字迹很细很浅,只有把脑袋贴到展窗的玻璃上才能看到。
还不许使用闪光灯的博物馆里,要把镜头拉到最大,还要把相机摆得稳稳的,把快门调到最快,才能在卡嚓声中拍下那些汉字的老祖宗。
这个展柜陈列的是一片牛肩胛骨,出土于1973年小屯村南地。骨片的形制很美,文字也十分清晰,记载了商王要去打猎之前,占卜第二天会不会有灾祸发生的事情。很多历史考古学的纪录片中都出现过这片牛肩胛骨的形象,在很多教科书中也有它的图片出现。
这也是殷墟出土甲骨片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片。本来还应该有对这次占卜是否灵验的记录,但牛骨下段缺失了,后人只能想象商王在那次打猎中是打到了大象还是打到了犀牛。
从博物馆里出来,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的游览到此结束,下面去看看有东方地下金字塔之称的殷商王陵。
【周日嗨程】1月14日河南安阳马氏庄园+殷墟博物馆免门票一日活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